植物蛋白为什么会发泡(植物蛋白为什么要加工)
主要有以下两种原因:
1、蛋白质是不同氨基酸的交联,本身既有亲水基团又有亲脂基团,具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因此具有发泡和乳化作用。
2、蛋白质具有增稠作用,因此可以稳定乳液,减缓沉降。
蛋白质为什么具有发泡的特性部分蛋白分子由于具有典型的两亲结构,因而在分散液中表现出较强的界面活性,蛋白质溶胶受到急速机械搅拌时,会有大量气体混入,形成相当量水-空气界面,溶液中蛋白分子吸附到这些界面上来,降低界面张力,促进界面形成;同时由于蛋白质部分肽链在界面上伸展开来,并通过肽链间(包括分子内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二维保护网络,世界面膜得以加强,这样就促进泡沫的形成与稳定。所谓“稳定”,就是指泡沫形成以后能保持一定的时间,并具有一定的抗破坏能力,这是实际应用的先决条件。
蛋白质起泡性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影响蛋白起泡性的因素有许多——
黏度对蛋白的稳定性影响很大,黏度大的物质有助于泡沫的形成和稳定。在打蛋白时常加入糖,利用糖具有黏度以及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这一特性,增强蛋白的起泡性。值得注意的是 ,在加入糖的过程中,要选择化学性质稳定的糖,避免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色物质。通常选择蔗糖而不选用化学稳定性差的葡萄糖浆、果葡糖浆和淀粉糖浆。
油脂是一种消泡剂,因此打蛋时应避免与油脂接触。油脂的表面张力很大,而蛋白泡沫很薄,当油脂接触到蛋白起泡时,油脂的表面张力大于蛋白膜本身的延伸力而将蛋白膜拉断,气体从断口处逸散,起泡立即消失。蛋黄和蛋白应该分开使用,就是因为蛋黄中含有油脂的缘故。
PH对蛋白泡沫的形成和稳定影响很大。蛋白在PH为6.5--9.5时形成泡沫的能力很强但不稳定。打蛋白时加入酸或酸性物质,可调节蛋白的PH,偏离蛋白的等电点,使蛋白的溶解性增强,避免蛋白的黏度下降,以增强蛋白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
温度与起泡的形成和稳定有直接关系。鲜蛋在30度时起泡性最好,黏度也最稳定,温度太低或太高均不利于蛋白的起泡。夏季温度较高,而打蛋的过程中由于摩擦生热,使鸡蛋所处的实际稳定处于30度,故打不起泡。因此需要将鸡蛋放置在冰箱一段时间,使鸡蛋的温度低于30度。
蛋白水解溶液真空浓缩时起泡怎么办
利用水解方式将大分子的植物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①制备水解蛋白液取制备小麦胚芽醇溶蛋白后的残渣,用8~10倍软水分散后,用稀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9.0~9.5,升温至50~55℃,在搅拌下加入小麦胚芽残渣质量1%的碱性蛋白酶,水解40min。水解完成后,用10%盐酸调节pH值为4.5~5.0,静置2~3h。虹吸放出上清液,沉淀用卧式螺旋离心机在3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收集清液并与虹吸上清液合并,沉淀烘干后用作饲料添加剂等。②脱色向收集的清液中加入活性炭,活性炭加入量为小麦胚芽残渣质量的5%~10%,然后升温至80~85℃,搅拌脱色30min。然后趁热真空过滤,收集滤过液进行真空浓缩,直至可溶性固形物浓度达到35%~40%时止,获得水解小麦胚芽蛋白浓缩液。③沉淀分离将水解小麦胚芽蛋白浓缩液置于锥式沉淀器中,静置3~5天后放出下层沉淀。上层清液用于季铵化反应。④季铵化称取100kg上层清液,泵入反应釜中。称取30kg3-氯-2-羟基-三甲基氯化铵溶液,泵入反应釜。然后在搅拌下用30%氢氧化钠调节pH8.5~9.5。升温至65~75℃,反应2~3h,期间不断用30%氢氧化钠调节pH值使之维持在8.5~9.5。⑤精滤反应完成后,用30%浓盐酸调节pH值为5.0~5.5后立即向反应釜夹层通入冷却水,15min内将反应物温度降低至常温,然后放料于锥式沉淀器中静置分层。静置分层1~2天后,先放出下层沉淀,上层清液先硅藻土过滤机过滤,收集滤过液;沉淀则用铺有硅藻土的滤层进行真空抽滤,收集滤过液。合并滤过液,即为季铵化水解小麦胚芽蛋白。(3)主要指标红棕色液体,具明显发泡性质;季铵化活性物浓度≥30%,活性物平均分子量2500~3000,pH值5.0~5.5。作用很简单,就是很容易被吸收。小麦蛋白一般可以做为化妆品,食品的添加剂。
“发泡剂”的原理是什么?所谓发泡剂就是使对象物质成孔的物质,它可分为化学发泡剂和物理发泡剂和表面活性剂三大类。
化学发泡剂 是那些经加热分解后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氮气等气体,并在聚合物组成中形成细孔的化合物。
化学发泡剂又有无机发泡剂和有机发泡剂之分。
有机发泡剂主要有以下几类:
1.偶氮化合物;
2.磺酰肼类化合物
3.亚硝基化合物。
无机发泡剂主要有以下类别:
碳酸氢钠 碳酸氧钠是一种无机发泡剂,白色粉末,比重2.16。分解温度约为100-140℃,并放出部分CO2,到270℃时失去全部CO2。溶于水而不溶于醇。
物理发泡剂 泡沫细孔是通过某一种物质的物理形态的变化,即通过压缩气体的膨胀、液体的挥发或固体的溶解而形成,那么这种物质就称作物理发泡剂。
常用的物理发泡剂有低沸点的烷烃和氟碳化合物。
1.正戊烷
2.正己烷
3.正庚烷
4.石油醚(石脑油)
5.三氯氟甲烷(简称Freon11)
6.二氯二氟甲烷(简称Freon12)
7.二氯四氟乙烷(简称Freon114)
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在机械作用力引入空气的情况下,产生大量泡沫,在纸面石膏板、发泡混凝土领域大量应用。
发泡剂均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能有效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并在液膜表面双电子层排列而包围空气,形成气泡,再由单个气泡组成泡沫。发泡剂的实质就是它的表面活性作用。没有表面活性作用,就不能发泡,也就不能成为发泡剂,表面活性是发泡的核心。
常用的表面活性剂类发泡剂有:
1.十二烷基硫酸钠(K12)
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
3.松香皂类发泡剂
4.动植物蛋白类发泡剂
5.纸浆废液等。
-
- 冬青是绿化植物吗为什么(冬青是花卉吗)
-
2023-12-02 09:07:48
-
- 寒潮为什么冻伤植物(寒潮为什么有利于农作物过
-
2023-12-02 09:07:48
-
- 多肉植物为什么根会黑(多肉植物为什么根会黑死
-
2023-12-02 09:07:48
-
- 为什么有小孩怕植物(小孩为什么怕树叶)
-
2023-12-02 09:07:47
-
- 为什么植物叶子好痛(为什么植物的叶子发白)
-
2023-12-02 09:07:47
-
- 植物为什么会腐蚀建筑工艺(植物腐蚀视频)
-
2023-12-02 09:07:47
-
- 为什么西南不能种植物(西南方为什么不能种花草
-
2023-12-02 09:07:47
-
- 多肉是小型植物吗为什么(多肉是植物吗?)
-
2023-12-02 09:07:47